锐字在汉语中有很多不同的词组和成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以“锐”字开头的词语:1. 锐意:指有决心、有意志地做某事。2. 锐气:指人或事物的锐利、旺盛之气。3. 锐进:迅速前进,指行动果敢、不畏艰难。4. 锐利:形容事物、工具等尖锐、利害,或形容人的才智、眼光等敏锐。5. 锐智:聪明、智慧。6. 锐意进取:有决心、有意志地努力向前发展。7. 锐不可当:形容攻击锋利,不可抵挡。8. 锐意改革:有决心地进行变革、革新。9. 锐意创新:有决心地进行创新、创造。10. 锐不可胜:形容武器或气势锐利,无法被击败或战胜。11. 锐意精进:有决心地追求进步、提高。12. 锐意革新:有决心地进行革新、改革。13. 锐意开拓:有决心地开拓新的领域、方向。14. 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有决心地努力追求更好的成绩、效果。15. 锐气冲天:形容气势、斗志、自信等达到极点。除了上述词语,还有许多与“锐”字相关的成语、俗语等,例如“锐不可当、锐意进取、锐意改革、锐意创新”等,都体现了“锐”的积极、向前、不畏艰难的含义。
1. **锐意**:出处: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原文为“无庸,吾将图之”。后引申为有决心、有意志地做某事。用法:一般用作动词或形容词。例如:他锐意投身于教育事业,决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2. **锐气**:出处:源于《战国策·赵策三》,原文为“越王勾践,锐气满腔,志不可夺”。形容人或事物的锐利、旺盛之气。用法:一般用作名词。例如:他年轻时,锐气十足,敢闯敢拼。3. **锐进**:出处: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原文为“东出武关,锐进齐魏”。指迅速前进,形容行动果敢、不畏艰难。用法:一般用作动词。例如:他锐进于学术研究,成果卓著。4. **锐利**:出处:源于《庄子·秋水》,原文为“夫子锐其意而退”。形容事物、工具等尖锐、利害,或形容人的才智、眼光等敏锐。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例如:他的目光锐利,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5. **锐智**:出处:源自古代典籍,常与“智”并用,形容聪明、智慧。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例如:她锐智过人,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6. **锐意进取**:出处:出自《三国志·魏志·孙权传》,原文为“若锐意进取,岂无成功?”形容有决心、有意志地努力向前发展。用法:一般用作动词。例如:面对困难,他锐意进取,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7. **锐不可当**:出处:源于《汉书·董仲舒传》,原文为“若锐不可当,直可刺虎”。形容攻击锋利,不可抵挡。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短语。例如:面对强敌,他们的攻势锐不可当。8. **锐意改革**:出处:源于《宋史·李纲传》,原文为“李纲锐意改革,力求改革”。有决心地进行变革、革新。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面对社会问题,他锐意改革,推动了一系列制度改革。9. **锐意创新**:出处:源于现代汉语,特指有决心地进行创新、创造。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他在科研领域锐意创新,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10. **锐不可胜**:出处:源于古代战争中的用语,形容武器或气势锐利,无法被击败或战胜。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短语。例如:他的演讲语言犀利,言辞锐不可胜。11. **锐意精进**:出处:源于古代典籍,形容有决心地追求进步、提高。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他在学习上锐意精进,成绩不断提升。12. **锐意革新**:出处:源于现代汉语,有决心地进行革新、改革。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面对旧体制的弊端,他们锐意革新,推动了一系列改革。13. **锐意开拓**:出处:源于现代汉语,形容有决心地开拓新的领域、方向。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他们锐意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14. **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出处:源于现代汉语,形容有决心地努力追求更好的成绩、效果,同时不断追求完美。用法:一般用作动词短语。例如:他在艺术创作上锐意进取,追求精益求精,作品深受赞誉。15. **锐气冲天**:出处: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气势、斗志、自信等达到极点。用法:一般用作形容词短语。例如:他在比赛中的表现锐气冲天,令人印象深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不代表本平台。
本文系作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