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在1861年写了一封公开信《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对圆明园的焚毁进行了强烈谴责。这封信是他对圆明园的悲痛表达,其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名言。以下是一些摘录:1. "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2.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这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在卸货时,Elite(精英)们在旁边帮忙。"3.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4. "我们从18世纪的回忆中获得的丰富宝藏,在19世纪的战争中,被付之一炬。"5. "这是对文明的破坏,对进步的打击。"6. "一个胜利者从东方夺走的艺术品装满了口袋,另一个则将其焚毁,不留下一丝痕迹。"这些名言强调了圆明园焚毁的罪行对文明、文化和人类历史的破坏性影响,以及谴责行为的不道德性。雨果的信反映了对艺术、文化保护的珍视,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谴责。
1. **句子**: "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 **用法**: 这句话强调了两次同时进行的犯罪行为,一是抢劫,二是放火,形象地描绘了强盗们的双重恶行。 **例子**:在那个夜晚,一群暴徒闯入了小镇的图书馆,一个迅速翻找书籍,一个则点燃了周围的文件,烧毁了珍贵的历史文献。2. **句子**: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这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在卸货时,Elite(精英)们在旁边帮忙。" **用法**: 这句话不仅描述了抢劫的过程,还指出了精英阶层对此行为的默许和协助,强调了上层社会对于这种破坏行为的包庇。 **例子**:当海盗们在海上劫掠一艘满载珍宝的商船时,当地的富裕商人不仅无视,还在一旁协助,因为他们期待着自己也能分得一部分战利品。3. **句子**: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用法**: 这句话将强盗直接与国家名称联系起来,暗示了国家背后是战争和侵略行为的真正驱动力。 **例子**:在法庭上,律师引用了历史的教训,将今天的冲突比作“美国”与“俄罗斯”这对强盗,试图揭示背后国家政策的动机和责任。4. **句子**: "我们从18世纪的回忆中获得的丰富宝藏,在19世纪的战争中,被付之一炬。" **用法**: 这句话强调了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所积累的丰富性,以及战争如何无情地摧毁了这些宝贵的财富。 **例子**: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景象时,历史学家指出,那些在19世纪看似繁荣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如今只剩下废墟,是“从18世纪的回忆中获得的丰富宝藏,在19世纪的战争中,被付之一炬”的残酷写照。5. **句子**: "这是对文明的破坏,对进步的打击。" **用法**: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战争和暴力行为对社会文明和人类发展的负面影响。 **例子**:当考古学家揭露某地古城的废墟时,他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化的遗迹,还强调了这些遗址被破坏的悲剧,提醒世人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以避免文明的进步遭受类似的历史性打击。6. **句子**: "一个胜利者从东方夺走的艺术品装满了口袋,另一个则将其焚毁,不留下一丝痕迹。" **用法**: 这句话鲜明对比了胜利者贪婪的掠夺和失败者残忍的破坏,反映了战争对文化多样性和物质财富的双重破坏。 **例子**:在描述殖民时期时,历史书籍描述了一幅画面:在英国殖民者抵达非洲某地时,他们带着战利品离去,而当地文化遗址则被彻底摧毁,只留下了被破坏后空无一物的遗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不代表本平台。
本文系作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