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端午即事》(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七律·端午》(近现代)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悠久,与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传说密切相关。除了上述诗词外,还有许多其他描绘端午节的古诗词,如:《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和端午》(宋)宋伯仁竞渡舟如箭,山川势若飞。粽香呈瑞气,酒美贺丰时。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历史故事和节日气氛,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用法:1. 描述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例如,赛龙舟、佩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等。2. 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如《端午》中对屈原的纪念。3. 抒发节日的感想和情绪。如《端午日赐衣》中对恩典的感激和对端午节温馨氛围的描绘。4. 融入文化历史背景,突出端午节的深远意义。例如《和端午》中引用“竞渡”和“艾符”,强调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创作示例:题目:《端午思古》端午佳节,我漫步于古老的街巷,青石板上留下了时光的印记。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仿佛能闻到历史的余温。人们手戴五彩丝线,胸前挂上艾草和香囊,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巷尾,老人们聚在一起,讲述着屈原投江的传说,他的忠诚与坚韧,化作了一条条龙舟,在激流中奋力划破水面,追寻着心中的那抹光。孩子们则欢快地围在一起,分享着粽子,脸庞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驻足,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端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是一种对历史的敬仰,对传统的坚守。在这端午思古的时刻,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与古人共鸣,感受着那份不变的深情与敬意。这首诗结合了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活动、历史故事和对文化的感悟,通过描绘节日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出了对端午节的深沉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不代表本平台。
本文系作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